新闻中心

华高新闻

建设生态青岛 | 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引入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

2021-11-16

2016年,青岛市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过几年的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取得了显着的建设成效,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建设“青岛经验”和“青岛模式”。

为实现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可视化、全方位展示,支撑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核。2020年,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手华北设计院、华高数字启动建设了青岛市海绵城市及排水监测评估考核系统。2021年11月12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召开了项目验收会议,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至此推动了青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绩效评估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

一个海绵大脑,六大功能模块

做“会呼吸”岛城的强力后盾

青岛市海绵城市及排水监测评估考核平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吸取先进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实际需求,建设了,“一个海绵大脑”、六大功能模块(规划管控、项目管理、监测预警、绩效考核、防汛应急、公众监督),实现了规划一张图、监测一张网、考核一张表、管控全周期,调度一体化、政民一网通,以智慧化助力提升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

实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管控

通过青岛市海绵城市及排水监测评估考核系统,将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类、计算,按照需求实现信息的可视化展示。政府决策人员可直接从电脑、移动设备端方便地获取全市海绵城市建设信息,全面了解海绵城市全过程动态、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决策人员针对问题及时做出响应,高效解决。通过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各政府部门同样可以及时了解本部门以外的工作动态,深入掌握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动态,打破信息不对称,加强部门联动,高效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支撑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绩效评估

通过青岛市海绵城市及排水监测评估考核系统,对照《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评办法(试行)》要求,以排口、管道流量、液位数据,河道断面水质数据,历史积水点数据,雨水收集利用量数据等一系列监测数据和各部门的制度建设与执行工作情况为支撑,构建绩效评估计算方法体系,尤其是对于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方面,考核系统可以将获取的监测原始数据经分析计算转化为可考核的指标,系统化检验海绵城市建设成果。将全市的绩效评价工作便捷化、合理化、公开化,同时也为国家层面对青岛市的考核提供重要依据和集中可视化的展示窗口。

完成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优化提升

通过海绵城市及排水监测评估考核系统实现海绵项目建设一张图,及时、清晰掌握海绵项目建设的进度和效果,针对建设进度和效果存在问题的项目,政府部门通过相应手段作出及时的督促、提供有效建议,实现项目建设的优化提升。

海绵城市及排水监测评估考核系统面向政府的同时,也开放公众通道,公众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了解政府部门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机制体制建设情况、海绵城市建设进度与成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政府与公众合作,政府负责,公众监督,共同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效化工作,在青岛建设海滨山城特色的海绵城市的发展当下,华高数字探索的青岛市海绵城市及排水监测评估考核系统,正是支撑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考核,迈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塑造“生态、安全、活力”的海绵建设城市新形象的最优路径,这也将为更多城市探索自身发展,打造“会呼吸”的城市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