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2
人疫大战中,智慧化胜利的号角不断吹响。
疫情历练下的各级医院,正重启大幕,进入后疫情时代快速、高质量发展新轨道。但同时,新冠战役中部分医院暴露的诸多问题需要重新审视。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4次提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到各地代表纷纷提案建言献策,支持公立医院改扩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及效率等,可以看到,后疫情时代,医院建设不仅要继续优化对“平时”需求的满足,更应具备“战时”水准。那么,如何满足“复杂”需求?智慧是关键!
关键一:
工程系统,需要提升医院功能系统的快速调整和弹性扩容能力,这在疫情发生的初期非常关键。
关键二:
医院系统,需要提升医院服务系统的快速响应和应变能力,这对应对中等规模的疫情需求比较重要。
关键三:
医疗系统,需要提升医疗系统的复杂性治理能力和领导力,这一韧性能力是决定一个城市、地区甚至国家能否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爆发的全局性能力。
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一个更为智慧的“内核”来支撑。

华高,能为智慧医院进阶做些什么?
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重创的同时,也让“互联网+医疗”这一原本就处于聚光灯下的朝阳产业优势凸显。
从快速筛查、医疗影像、辅助诊断,到远程医疗,从健康管理到医院管理等诸多场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医疗”成为了抗疫的第二战场。
01
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
为市民提供院内院外、线上线下,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场景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便民APP等便民系统,实现预约挂号、建立电子健康卡、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健康问答、政务服务、在线缴费、健康档案查询、健康服务、慢病管理等便民服务及互联网医院应用。

覆盖院内停车场景,通过智慧停车系统精准定位,实现寻空车位+反向寻车+免停车放行,让患者在院内也能享受轻松离场的畅快停车体验;基于智慧导诊和院内导航系统,提供导医、导诊、分诊等自助服务,根据症状及时响应对应科室,智能优化患者就诊过程,全面提升市民就医体验,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互联网医院服务体系。
02
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集合HIS、LIS、PACS等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医院临床、收费、药品管理、检查检验等流程信息化,消除医院信息孤岛,打破行业壁垒,实现无线互联、无胶片、无纸化和无现金的高效运转。运用AI专家知识库、AI影像分析、AI辅助诊疗等技术,提高基层医生诊断能力,减少医疗差错率。

03
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
围绕药品血库管理系统、供应室追溯管理系统、智能耗材柜管理系统、门诊输液系统、输液监视系统、人员资产定位管理系统、移动临床信息系统等智慧物联网系统的建设,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打造“一平台、三系统”新模式,借助智慧医院综合管理平台,接入智慧后勤运维管理系统、医疗物联网系统、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数据,驱动后勤智能化管理与综合运维管理的全方位整合。医院管理者可通过BIM模型掌握全院运转状态,为医院运营决策提供依据。

04
360度覆盖的“智慧安全”
AI重塑医院“安全”场景,通过AI视觉技术的应用,实现人员通行管控和访客管理;重点布控医闹、医药代表等可疑人员;对人员离岗、摔倒、打架斗殴,车辆违规停车、超速等事件及时告警;与公安部门跨界联动,打击犯罪行为,对进入医院的在逃人员、前科人员、肇事肇祸人员进行实时管控。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医疗行业势必将快速进入智能化转型“深水区”,智慧医疗时代正疾驰而来。
而随着AI、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医疗与技术的融合也将更加深入,后疫情时代,科技为智慧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未来,华高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助力。